义警,这一名词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简单来说,义警是指那些出于奉献、友爱、互助和社会责任,自愿、无偿地参与到社会治安维护中的非职业性民间力量。他们通常由普通市民组成,在警方的指导下协助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宣传等一系列辅助性工作。虽然义警不拥有执法权,但他们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平安的重要守护者。
- 1、义警是什么意思(义警是干什么的)
- 2、父母被拘留过,影响子女入党或考公务员及以后发展么
- 3、判了一年有期徒刑,但已经在看守所羁押了一年半,刑期怎么计算?
- 4、袭警影不影响下一代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义警是什么意思(义警是干什么的) (一)

贡献者回答1. 义警是一种义务性质的活动,参与者并不属于公检法系统,也没有法律定义。
2. 义警不具有执法权,他们可能由公安部门临时组织,也可能是社区自发组织。
3. 参与义警活动的人没有工资,他们通常在18至60岁之间,拥有各自的职业,如工人、外卖员、大学生等。
4. 在警察和辅警不足或者有大型活动需要额外人员时,义警可能会被招募。
5. 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参加义警活动,体验做警察的感觉。在工作期间,有的地方会提供统一的制服,有的则允许穿着自己的衣服,只需披上一个印有“义警”字样的马甲背心即可。
6. 尽管义警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袭击、辱骂或挑衅,但他们并不具备强制力,因此与袭警罪或妨害公务罪无关。
7. 由于义警的作用有限,各地很少使用这一制度。
8. 如果有机会招聘义警,不知道是否会有网友愿意去体验一下这种义务劳动呢?
父母被拘留过,影响子女入党或考公务员及以后发展么 (二)
贡献者回答首先说明一下“拘留”分三种情况,⑴行政拘留,违反了相关《治安处罚法》,如果相对比较严重,一般要给予行政拘留处罚;⑵刑事拘留,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嫌疑人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是依据《刑事诉讼法》进行办理;⑶司法拘留,是由司法机关作出的处罚,一般是有人民法院直接作出拘留决定,依据是《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
“拘留”和“坐牢”其实是两码事,执行单位也不同,“坐牢”是判决生效由监狱履行判决;而“拘留”一般是在拘留所履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讲,父母被拘留过,对子女未来的发展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父母“坐牢”了,就会对子女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了,尤其是在公职录取、入党、征兵等政审中,会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子女的未来发展空间相对压缩,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
“拘留”虽然有刑事拘留,但是刑事拘留并不等于一定“坐牢”,也不能等于一定犯罪,这需要法院宣判,并且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坐牢”,所以刑事拘留并未构成犯罪。不过,刑事拘留期间,子女参加相关公职考试确实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公检法司部门考试更是会受到影响,但是本文强调的是“拘留过”,也就是说刑事拘留并未构成“坐牢”,也没有犯罪记录的情况下,其实对子女的未来发展影响较小。
父母被拘留过,客观上来讲,对子女未来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毕竟任何社会都会看出身,如果父母有恶劣的拘留历史,一般知情人都会对子女“另眼相待”,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对子女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判了一年有期徒刑,但已经在看守所羁押了一年半,刑期怎么计算? (三)
贡献者回答首先要说的是,在实践中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也有极个别出现的时候,甚至出现羁押了很长时间以后判处免刑的情况。
一、表面上这是刑期折抵的问题根据《刑法》第47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判决生效后法院下执行之日起计算的,但是如果之前被先行羁押的话,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这个羁押的时间是从人身自由被限制的那一天开始计算的,而且实践中往往是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方法计算,比如说当天23点被羁押的,这一天也算是羁押的,也可以折抵刑期。
比如是2月1日23:00被抓获的,2月2日上午被送到看守所羁押,判决生效后,法院下执行的日期是3月10日,那么最终起算刑期的日期是3月10日开始,但是之前从2月1日到3月9日这个羁押时间是可以折抵的。如果判决的时间是有期徒刑一年,那么刑满释放的日期是次年的1月31日。
二、实践中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司法实践而言,只要刑期并没有越过法定刑的上限,一旦出现题主提问的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刑期实报实销,也就是羁押多长时间判多长时间。那么在看守所羁押一年半的话,最终最大的可能就是判决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当然如果超越法定刑的话,肯定不会这么判的了,比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实际羁押了三年半,但由于法定刑的最高刑就是三年,所以不可能判到三年半了,最多只能判三年。
三、有一种特殊情况——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6条的规定,如果之前羁押不是在看守所,不是刑事拘留或者逮捕,而是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那么很不幸,这个时间只能是2天折抵1天。比如之前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了一年,最终折抵的有期徒刑的刑期只能是半年。
而且对于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人,其自由也是受到完全限制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在看守所羁押。当然,现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四、即便出现该情况,也不会进行国家赔偿虽然实践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而且实践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甚至有一些已经羁押了一两年甚至两三年,最终判处免于刑事处罚的。
很多人就说,在这些情况下当然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是否能够得到国家赔偿,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国家赔偿法》。
在《国家赔偿法》第15条之中明确规定了5种可以进行国家赔偿的刑事案件的情形,这5种情形无一例外都是最终被认定为无罪或者按无罪处理的。也就是说,我国《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赔偿基本原则是无罪赔偿。
而一旦判处有罪,哪怕是被判处免予刑事处罚,都不会国家赔偿,更不用提实际羁押的刑期超过判决刑期了。
袭警影不影响下一代 (四)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会影响孩子今后公务员的招录和征兵的政审,父母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违法犯罪,子女与其没有划清界限的;父母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但如果在公检法或者部队单位的,要求要严格一些,父母有犯罪行为的,都会影响政审;如果父母有过判刑记录的,会直接影响政审。
法律依据:《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 第九条 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的新兵除执行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外,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不得征集;1、在言行上同情或者支持非法组织或者非法活动的2、收听、收看境外反动广播、电视等传媒,传看过反动宣传品、淫秽物品,思想受影响,是非界限不清的3、有偷窃、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等不良行为的4、参加各种宗教组织或者进行过迷信活动的5、文身的6、长期在外地,现实表现不易查清的7、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不满言行的8、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被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9、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因涉嫌违法犯罪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10、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11、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邪教、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或者顽固不化人员的12、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的13、其他不符合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情形的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黑律帮网关于公检法袭警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