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同欺骗罪怎么取证的,有哪些规定?
- 2、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合同欺骗罪怎么取证的,有哪些规定? (一)

优质回答合同欺骗罪的取证及相关规定如下:
取证方式:
书面报案材料:被害人需要写书面的报案材料,详细写明被骗的经过,包括嫌疑人特征、被骗数额、如何交付财产以及嫌疑人的诈骗手段等关键信息,为侦查工作提供破案线索。询问笔录:公安机关可以制作询问笔录,详细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以便后续的调查和取证工作。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接受被害人报案后,会立案侦查,并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在判断诈骗人的履约能力时,需要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认定。例如,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自始至终无任何履约行为,以欺骗手段让对方当事人单方履行合同的,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而有部分履约能力,同时亦有积极的履约行为,即使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也可能只构成民事欺诈行为。
总结:合同欺骗罪的取证需要被害人提供详细的书面报案材料,公安机关通过询问笔录和立案侦查等方式收集证据。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诈骗人的履约能力和具体行为表现。
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单独设立欺骗罪的概念,欺骗行为是诈骗罪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则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诈骗罪,并非是诈骗行为的全部,刑法中的其他条款也有可能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诈骗行为。因此,当具体案件涉及诈骗罪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及其具体量刑标准。
总的来说,虽然刑法中没有直接提到“欺骗罪”这一术语,但“欺骗”作为诈骗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效力和处罚措施已经通过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得到了明确和规范。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黑律帮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刑法欺骗罪是第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