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是哪一年颁布和实施的 (一)

土地管理法是哪一年颁布和实施的

最佳答案现行《土地管理法》颁布于1986年,198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管理法》历经1988年、1998年(修订)、2004年、2019年三次修正,一次修订。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共八章87条:

第一章共8条,阐明立法目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基本国策。如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等。

第二章6条(9-14条)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城市市区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及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和承包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进行规定。尤其是农村的“三地三权”的规定,为农村土地改革作出法律规定,对农民的权益作出法律保障。

第三章15条(15-29)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法律规定。其中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原则,建立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

第四章14条(30-43)对耕地保护进行法律规定。主要规定内容有: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国家鼓励土地整理等。

第五章23条(44-66)对建设用地进行法律规定。规定了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同时规定了土地征收的情形,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规定土地征收的程序、审批权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第六章7条(67-73)对监督检查进行法律规定。规定了监督检查的程序、措施、权限、处置方式。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11条(74-84)明确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3条(85-87)明确适用范围和施行时间,规定:在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前,经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继续执行。

2024年最新土地法 (二)

最佳答案1,《土地管理法》第一条明确指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旨在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第二条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权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其他形式侵占、买卖或者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用或者征用土地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分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3,第三条强调,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严格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严格控制土地总体规划。前款所称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水产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使用土地是指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4,第五条指出,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国家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立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确定。

5,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举报和指控。

6,第七条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给予奖励。

7,关于《土地管理法》的修订,我国《土地管理法》自制定以来,已进行过三次修改。最近一次修改是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中,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此次修正案草案的修改亮点,除了上述删除“上限”和增加社会保障之外,还规定,补偿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授权国务院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具体办法。修正案草案还增加了对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在现行法第47条规定的土地补偿、安置补助、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三项补偿的基础上,把住宅从地上附着物中单独列出,并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偿。

土地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三)

最佳答案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

《国土资源管理法》:

是我国用地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明确了土地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如土地的划分、使用、转让等。

城乡规划法规:

主要包括《城乡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城市和农村规划的基础法规。涉及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等方面。在土地利用方面,规定了土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和程序,强化了土地利用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土地整治法规:

包括《土地整治条例》等相关规定。旨在明确土地整治的程序、内容、标准等要求。保护土地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整治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框架,对于规范土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承包法律规定都有哪些?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四)

最佳答案我国现行有关土地承包与管理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同时也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主要法律规定

宪法:

对我国的土地相关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是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根本依据。

专题性法律:

《民法通则》:规定了调整土地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全面规定了调整土地关系的主要法律制度,包括土地承包的相关内容。《农村土地承包法》:专门规定了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主要法律制度,是土地承包的核心法律。其他法律如《农业法》、《森林法》、《草原法》等,也涉及了与土地承包相关的内容。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并在全国施行,对土地承包的具体实施进行规范。

地方性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适用于本地区。

土地、农业管理部门行政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

对土地承包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进行细化规定。

二、需要注意的方面

合同规范:

土地承包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合同内容合法、有效。

期限规定:

土地承包期限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

流转管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遵循自愿、有偿原则,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权益保护:

承包方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不得非法干涉或剥夺。

争议解决:

土地承包发生争议时,应依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综上所述,土地承包法律规定涉及多个层面,承包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黑律帮网关于土地法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