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是在当地还是要到当事人所在地 (一)

起诉是在当地还是要到当事人所在地

法律分析: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二十一条到第三十五条,对各类案件的管辖范围都有了明确的说明:

1. 一般情况,根据民诉法中的第21条规定,对公民进行诉讼的时候,原告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地)提起诉讼。但是被告的户口所在地与常住地不同的时候,常住地满一年的,到常住地所归属的法院进行诉讼的提交。

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所辖的人民法院受理。

出现涉及多个法院管辖的,其每个法院均有管辖权利。

2. 当出现下列民诉时候,有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受理。原告户口(住所地)与常住地不同的,由常住地的法院进行受理:

(1)被告不在我国居住,但是提起的诉讼属于关于身份关系的诉讼。

(2)进行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类的身份关系诉讼的。

(3)对已经被采取了强制性教育措施(收容教育)的人所提起诉讼的。

(4)对被监禁的人所提起的民诉的。

3. 民诉法 第23条规定,因为合同而产生纠纷,所提起诉讼的时候,按照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来进行管辖。24条中对于因为保险合同纠纷产生诉讼时候,由被告的住所地(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所辖的人民法院受理。

4. 票据纠纷诉讼,按照支付地所在的人民法院进行受理。

5. 公司的设立或者是股东的资格确认等一系列关于公司的纠纷所提起的诉讼由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6. 当出现当事人因为联合运输合同造成提起诉讼情况时。此时,运输的始发地,目的地,以及被告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对此均有权参与管辖。

7. 侵权案件中,按照侵权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8. 发生交通事故的,因为铁路,公路等事故,产生损害的,事故发生地,或者最先到达地以及被告的住所地三者所辖的法院均有权利进行管理。

9. 海损诉讼,有碰撞发生地,被损的最先到达地,加害的以及扣留地或者是被告人所在地的法院有权受理。海难救助费用的诉讼,按照救助地的以及被救助地的船舶最先到达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共同海损诉讼,管辖法院为最先到达的地区法院。

10. 下列案件中,专属管辖:

(1)不动产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诉讼,由港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3)对于继承遗产类的诉讼,管辖法院一般是被继承人死亡的时候其住所的所在地的法院。

11. 对于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的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约定人民法院管辖,但是不得违背本法对于级别的管辖或者是专属管辖相关规定。

12. 当面对两个或者两个人民法院均有权进行管辖的,原告可以进行选择其中一个提交诉讼,实际审理按照最先受理的法院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异地发生的案件,我可以再本地法院起诉对方吗? (二)

对于异地发生的案件,如果被告的居住地在本地,原告就可以在本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的居住地不在本地,那么原告需要前往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选择管辖法院时,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这是民法中的一项原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惯例之一。这样做有利于法院送达法律文书,节约诉讼成本和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执行。

一般地域管辖,又称普通管辖或一般管辖,是基于当事人所在地与法院辖区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管辖法院。也就是说,案件应由当事人所在的法院管辖。当事人所在地包括当事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住所地通常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来说,则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户籍都被注销,并且有经常居住地,那么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但有经常居住地,那么由该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且户籍迁出不足一年,则由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超过一年,则由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那么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那么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人民法院辖区,那么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起诉人是本地的 被告人是外地的 应在哪受理 (三)

具体是在哪里受理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两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扩展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被告人是外地的在本地可以起诉他吗 (四)

对于欠款人是外省的情况,若被告已经在本地居住超过一年,可以在本地法院提起诉讼。但在提交起诉状时,需提供一年的居住证明,如居住证或暂住证,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证明文件。若被告未办理居住证,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证明同样有效。合同纠纷需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侵权案件则需在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状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信息。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该条款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的管辖法院。对于同一诉讼涉及多个被告的情况,各该法院都有管辖权。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也提供了特定情况下的管辖规定,包括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以及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均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在实际操作中,原告需要根据案件性质选择合适的法院,同时准备好相应的证据材料,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案件可能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定和管辖法院,因此在准备起诉状时应仔细审查相关法律条文,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起诉是在当地还是要到当事人所在地,黑律帮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