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职务侵占罪可以和解吗
- 2、职务侵占能走民事吗
- 3、职务侵占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
- 4、职务侵占罪入狱了还用还钱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职务侵占罪可以和解吗 (一)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不可以和解。以下是具体分析:
公诉案件性质: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这意味着该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而不是由个人或单位直接起诉。因此,在此类案件中,不存在和解的问题。民事和解与刑事责任:尽管双方可以达成民事和解,例如就赔偿等问题达成一致,但这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即使达成民事和解,犯罪嫌疑人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这一规定明确了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并未提及和解作为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途径。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作为公诉案件,不能通过和解来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双方可以达成民事和解,但这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职务侵占能走民事吗 (二)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不能走民事诉讼,但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下是具体分析:
职务侵占的性质: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诉讼途径:由于职务侵占罪是刑事犯罪,因此不能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此类案件应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虽然职务侵占罪本身不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因职务侵占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不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但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务侵占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 (三)
优质回答对职务侵占不够立案标准的,不能认定构成职务侵占罪,无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能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不能给予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此时,受害人应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另外,对职务侵占的行为人,其单位可给予开除或其他处分。 一、职务侵占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
根据现行有关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的法律,对侵占、职务侵占,不够刑事处罚的,只能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不能给予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因此,受害人应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另外,对职务侵占的行为人,其单位可给予开除或其他处分。
二、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一)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企业的销售主管、经理、厂长身上,因为他们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
(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务。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等。
(三)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勾结共同构成职务侵占
在这类犯罪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互相勾结,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因此,前者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只能作为职务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现,而不能单独实施职务侵占罪。
(四)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
按照法律规定,股东在出资后,这部分财产已属于公司、企业所有,而不再是股东的个人财产。因此,股东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便利侵占其出资形成的公司、企业的财物,也构成职务侵占。李律师提醒,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业的财物是股东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东通过秘密窃取等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侵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五)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员工在构成此类犯罪时常常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资,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构成了职务侵占。至于员工与公司间的劳动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解决。
(六)本公司、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发货员、缴库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公司、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对于设有保安员的公司、企业,由于财物出入均要登记,上述人员在作案时为将财物顺利运出公司、企业,有时便与保安员互相勾结。
在职务侵占罪中,行为人可以以侵占、窃取、骗取等各种方法手段来占有本单位财物。但是只有行为人利用职务关系而经手、管理、主管单位财物,为侵占单位财物提供便利条件的,才能是职务侵占。仅仅是利用工作之便,利用熟悉作案环境、时间、人员等条件,不能视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入狱了还用还钱吗 (四)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需要还钱。职务侵占罪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具体规定是,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职务侵占罪判刑之后,仍然应承担相应的返还侵占财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明白了职务侵占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黑律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