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民事纠纷应该找谁解决? (一)

遇到民事纠纷应该找谁解决?

贡献者回答可以自行与对方协商,也可以找居委会调解,提起诉讼也是可以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如果协商一致,能够解除合同。 一、遇到民事纠纷应该找谁解决

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找居委会调解,还可以提起诉讼。

1.民事纠纷可以双方自己协商,达成和解,这时候不需要借助第三方。

2.和解不成可以找居委会调解,签订调解协议,双方按照调解协议履行就可以。调解不成功的,可以双方约定去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处理较快,一裁定终局,仲裁委员会会下仲裁裁决书。

3.最后还可以走诉讼的道路,找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这样比较耗时间。

二、民事纠纷去法院起诉流程是什么

经过一审程序后,递交起诉书到被告处。

1、先通过一审程序,原告递交起诉书送达被告处;

2、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若未在有效时期内递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

3、在开庭审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发布公告;

4、法庭在调查阶段,根据原被告出示的书面证据、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等,法院及时做勘验笔录,并宣读鉴定结论;

5、法庭辩论环节,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先后发表意见并进行答辩

6、最终法庭作出判决。如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程序流程基本与一审一致。

三、一般起诉民事纠纷要多久结束

一般六个月之内结束。

1.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

2.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话3个月。

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诉讼流程一般会在六个月之内结束,向递交起诉状那天算起的,法院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都是会允许立案的。

退役军人民事纠纷找谁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退役军人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调解,如果双方约定有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执行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纠纷可以找司法所吗 (三)

贡献者回答调解纠纷找派出所还是司法所

民事纠纷可以找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派出所、司法局等有关部门调解,可是,调解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调解委员会、司法局,还是乡镇政府部门等工作人员的调解,都不具有强制性,如果当前的民事纠纷无法调解处理,可以考虑向法院起诉。

一、民事调解找哪个部门处理

      民事调解可以找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是找公安机关下设的派出所或者找找司法局调解。如果不能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法院调解民事纠纷的原则有哪些

      1、当事人自愿原则

      当事人自愿原则是指法院调解无论是调解活动的进行还是调解协议的形成都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该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在程序上,是否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须当事人自愿;第二,在实体上,是否达成调解协议,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是指法院调解应当在事实已经基本清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基本明了的基础上进行。该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活动,必须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分清当事人是非责任的基础上进行。

      3、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法院调解在程序上要遵循法律程序,形成的调解协议不可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原则。该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活动,程序上要合法。当事人不愿进行调解或不愿继续进行调解的,不应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未成的,不应久调不决,而应及时判决,等等。第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协议内容应当不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依据法律的规定,调解应当是当事人自愿且应当合法。

      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如果有仲裁协议可以申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的可以准备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过,人民法院在审理清楚案件的基本状况之后,一般也会对原被告进行调解,但法院的调解也不是强制的,如果不接受调解,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

2022-12-13

查看全文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民事纠纷该找谁,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