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事案件去哪里报案,公安局还是派出所
- 2、110报警立案流程是什么
- 3、什么是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 4、异地报警立案流程
- 5、报警立案流程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刑事案件去哪里报案,公安局还是派出所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派出所为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同样以维护治安打击犯罪为己任,去派出所报案是一样的。报案流程:1、报警。2、受理。3、立案。4、处理。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110报警立案流程是什么 (二)
贡献者回答110报警立案流程如下:
报案:
向警方详细描述您的情况,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受案登记:
警方会记录您的报案信息,并评估其真实性。
立案处理:
条件:若报案属实,且经审查发现有犯罪事实且符合管辖范围,需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
不予立案: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或存在其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公安机关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需在三日内向控告人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
后续调查与处理:
一旦立案,公安机关会继续调查,收集证据,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若在立案后发现新事实或证据,或原认定事实有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整个流程旨在确保公正、快速地处理案件,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什么是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现有的证据已经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而且当前的犯罪事实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安机关就会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若不需要立案,公安机关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立案的原因。
一、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1、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二、刑事案件流程
刑事案件流程如下:
1、报案;
2、公安初查;
3、立案,案件进入侦查阶段;
4、采取强制措施;
5、侦查工作结束,公安机关提交起诉意见书,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6、审查起诉阶;
7、检察院提起公诉,进入法院审判阶段。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异地报警立案流程 (四)
贡献者回答异地报警立案流程:
1. 询问情况并制作笔录。
2. 经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立案。
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进行接待和收留的活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无论案件是否属于自己管辖,这些机关都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并按规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对于口头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应仔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让报案人或控告人签名或盖章。同时,应向其说明诬告的法律责任,并鼓励实事求是。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已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和调查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准确认定是否发生犯罪事实,以及是否应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奠定基础。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报警立案流程 (五)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一、立案流程:
1、必须先有人报案。(当事人,或者旁人)
2、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民事纠纷,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个案底。
3、不予收费,公安机关处理事情是不收费的。
4、当案件侦查,审理完毕,或者案件不需要继续侦查审理等其他情况,公安机关将予以撤销立案。
二、打架的立案标准:
1、造成轻微伤害及伤情的,或者情节较重的,派出所应当立案。
2、造成轻伤及伤害的,涉嫌故意伤害罪,警方侦查完毕会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3、造成轻微伤的,警方会进行调解,也可能对伤人者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故意伤害他人的,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衍生问题:
疫情期间能报警立案吗?
疫情期间能否直接到人民法院立案诉讼需要看您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对公众公布的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若您案件管辖法院所在区域疫情严重,那么可能无法进行线下立案,无法直接到人民法院递交材料进行立案诉讼,建议您查询案件所在管辖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或者拨打管辖法院的诉讼服务电话就立案诉讼进行咨询,以确保您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刑事案件报警流程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黑律帮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