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案例: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重庆建工为例 (一)

论文案例: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重庆建工为例

优质回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重庆建工为例 摘要:负债经营能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然而,过度负债带来的偿债问题不容忽视,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篇论文选取重庆建工集团股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比例分析法,分析其偿债能力指标,揭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探讨如何提升企业偿债能力。

关键词:偿债能力;问题;解决措施

目录

引言

偿债能力概念与评价方法

重庆建工偿债能力分析

存在问题

对策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权益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重庆建工集团以建筑、基建和投资为主业,集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建材生产、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服务于一体。公司拥有施工、公路、市政公用工程等一级资质。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2018年至2021年总体上升,平均值约为1.06,表明企业短期还款能力较强。但与行业标准值相比,流动比率不足,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有待提高。

速动比率:增长趋势,三年平均值为0.67,表明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降低,存在较大风险。

现金比率:增长趋势,平均值为0.11,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87.48%至86.54%,资产负债率高且稳定,表明公司长期负债占比较大。

产权比率:处于高位,增加还款投资风险,形成高风险、高收益的财务管理架构。

权益乘数:变化较大,表明公司资产较多,财务杠杆较高,风险也较大。

利息保障倍数:从1.86倍至1.7倍,下降趋势,表示盈利状况不佳,应付利息能力减弱。 建议优化市场结构,增加三四线城市投资,释放现金流量,避免资金中断;调整外债,科学规划,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转变经营理念,规范化发展,合理规划产业链,避免财务管理风险;加强内部控制,预警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采用稳妥派息方式,传递公司良好经营状况。

参考文献

王小凤,刘情倩.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 财经界,2019(26):92.

卢梦.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 M集团为例[J]. 西部皮革,2020(6): 37-39.

赵琦,胡伟利. 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9(10): 84-85.

乔瑞,董焕影. 房地产上市企业偿债能力的预测研究[J]. 辽宁经济,2019(6):38-39.

雷娜.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9(09):50-52.

韩莹. 房地产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实证分析[J]. 财会通讯,2018,(35):34-36.

罗聪,杨军,苏根源,王燕斌. 广西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151-152.

牛艳勇,闫梅,陈亚杰. 企业偿债能力模糊综合评价[J]. 财会通讯,2019,(14):56-58.

孙萌. 东睦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基于2016—2018财务报表[J]. 中国市场,2019,(09):127-129.

董育军,金晶,袁雅琪. 湖北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3(05):42-44.

四个维度诊断公司健康—哈佛分析框架之财务分析 (二)

优质回答哈佛分析框架中的财务分析,为快速了解一家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种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四个维度: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

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底线,如果企业都没有了偿付债务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发展了。这个维度从“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两方面入手。

营运能力,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这个维度的主要参考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与“不同类别资产的周转情况”。

盈利能力是股东和债权人都非常关心的指标,通过“资产报酬率”与“资产收益率”反映。

价值创造能力体现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通过“市盈率”与“市净率”提现。

将上述的各维度展开,可得到较为细致的分析指标,按照这些指标即可完成对公司的财务分析。

结语

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价值创造四个维度对公司进行细致的分析,达到快速了解一家公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贾宁.贾宁财务讲义

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论文 (三)

优质回答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论文

摘要: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重要步骤,而在实现这一战略意图时运用好财务分析则显示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并购中对财务分析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作用

企业并购是市场行为,是企业实现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为目的,其并购动机是强化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总称。企业兼并一般是指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与责任都转为另一个企业所有,被兼并方不需要经过清算即不复存在,兼并方以自己的名义继续运作下去。企业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经由收买股票或股份等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另一个企业继续存在而不必消失。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核算资料为基础,采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研究与评价,为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和社会其他各界的经济预测或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在并购决策上通常参考诸多因素,从战略出发、从全局出发对企业进行并购。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中,财务分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剖析洞察企业自身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二是分析判断外部利害相关者的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财务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或外部利害相关者的财务报告资料进行的,其内容可归纳为: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与发展能力分析。

1、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考查资产的营运效率,即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对财务目标所产生的作用。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与生产资料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其中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涵盖人力资源劳动效率分析与人力资源的有效规模分析。在企业并购中有时会出现大幅度的人员减少,这是因为根据人力资源劳动效率=商品产品销售净额/平均职工人数的原理分析,企业并购后人员重组减少后,人员减少岗位不变从而增强了劳动效率并降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并购后的企业必然维持一定的员工数量,这时财务分析赋予我们在研究人力资源有效规模时,主要从人力资源技术构成、目标劳动效率及定岗目标的设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员工数量。

生产资料资源营运能力分析主要通过三项财务指标开展,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与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在企业并购中,就市场竞争角度和企业并购的目的而言,企业若要达到行业平均先进资产收益率,主要有四种途经:第一、保持现有资产结构而使流动资产收益率提高。第二、在流动资产获利能力既定的情况下,追加流动资产投资。第三、缩减固定资产并追加到流动资产中。第四、通过扩大销售、压缩存货与应收帐款,保持应收帐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相对快速与稳定的周转。

2、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企业的长期债务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分析一个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由于长期债务的期限长,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取决于获利能力。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四个: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长期资产适合率。

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资产负债率有不同的期望值,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在确定资产负债率时,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审时度势,在充分预计预期利润和风险的基础上,权衡利弊作出决算,合理配置资本结构。企业在确定其他指标时,同样应在考虑高回报的同时,要兼顾风险控制问题,还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参照同行业的水平,确定适合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水平。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一年内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它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多少,流动资产的变现、流动资产的结构以及流动负债的多少等因素影响。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大小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企业在进行指标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应收帐款和存货的质量、应收帐款和存货的周转对指标的影响,应尽可能通过企业资源的合理调配,将三个比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避免货币资金的闲置浪费,提高资金的运营能力。

3、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企业总目标的收益及获利能力。也是观察企业资金投资的增值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六个: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一般情况下,这六个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在这六个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

企业应通过以下工作提高盈利能力:

(1)开发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具有发展潜力、盈利水平高的高附加值的产品。

(2)在减少企业成本费用上做文章,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综合利用效果。

(4)保障职工利益,及时足额上缴各种税费,与社会共同发展。

4、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潜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资本增长率等。这五个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企业应通过以下工作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1)开发适销对路、质高价低的产品,保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趋势。

(2)控制总资产的盲目增长,使其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3)加快技术更新,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4)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利润目标,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与并购财务决策的前提条件。

价值评估理论作为并购决策的重点,大多着眼于对被兼并企业的现实价值的评估。而并购财务决策则是通过测算企业并购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未来价值变化,对并购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进而作出并购决策。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研究和评价,以揭示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帮助企业规划未来,优化投资决策。因此,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可相应预测并购企业后期的绩效变化,是企业并购中财务决策的重要条件。

2、财务分析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基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产业整合和发展成为全球并购的主题。通过产业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并购的内在动因。在产业集中度上,我国产业分散、企业规模小,面对全球竞争,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唯一出路就是实行产业整合,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并购来进行的产业整合不但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而且能有效地消灭竞争对手,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并购双方的整合是并购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是整个并购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整合的目的是使并购发挥作用,整合的成功与否,在企业并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并购中应注意的整合问题有:

(1)制定系统的整合规划和有效的整合执行计划。

(2)加强并购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协调措施以便使整合过程顺利进行。

3、财务分析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并购重组中的风险。

企业并购重组比日常经营更复杂,在进行投资、控股扩张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企业风险。除了原有的经营风险继续存在外,增加了一些与企业并购重组相关的特殊风险。为了使企业的并购重组、资产重组工作达到预先设定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是防范风险的决定因素。

企业并购中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论作为支持,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的、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将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并购中实现资产整合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玄能。企业并购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王长征。企业并购整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偿债能力分析的信息,欢迎点击黑律帮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