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宪元:韩宪元简介

### 韩宪元:抗日英烈的辉煌与悲壮
韩宪元简介
韩宪元(1906年\~1937年12月12日),字则垂,号如潮,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水北村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也是著名的抗日英烈。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以其坚定的抗日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宪元自幼便怀揣着报效国家的志向。1924年冬,年仅18岁的他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参加了第一次东征与平定刘、杨叛乱的战斗。1926年1月,韩宪元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随后参与了北伐战争,为中华民国的领土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军事生涯的崛起
韩宪元的军事生涯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崛起。他历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排长、第三师八团连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1934年,韩宪元被任命为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中校营长,同年因表现优异进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受训。在这里,他接受了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完成了所属第五二四团的德式装备和战术训练,使该团成为国民军中的一支现代化步兵劲旅。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韩宪元奉命率团随第八十八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在战斗中,他率领全团将士坚守闸北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尽管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凶猛,但韩宪元和他的士兵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特别是在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中,韩宪元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他建议师长孙元良让主力部队撤退,只留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来驻守四行仓库。这一建议最终被,并由他的副团长谢晋元率部执行。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英勇抵抗,成为了淞沪会战中的一段佳话。南京保卫战的悲壮牺牲
淞沪会战结束后,韩宪元率部撤往南京,驻防雨花台。1937年12月初,日军大举进攻南京。韩宪元再次率部迎敌,与日军在雨花台阵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即使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也坚决不撤退。他激励着士兵们:“你们愿为亡国奴吗?我誓与阵地共存亡!”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雨花台阵地最终被日军突破。1937年12月12日,韩宪元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与全团大部官兵一起壮烈殉国,年仅32岁。英烈的韩宪元:韩宪元简介的相关问答
- 1、南京保卫战牺牲的18个将军
- 2、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军名单
- 3、杨立青和杨立仁是虚构的!那黄埔军校三期都有谁
南京保卫战牺牲的18个将军 (一)
韩宪元:韩宪元简介的相关问答
优质回答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18位将军分别是:萧山令、高致嵩、罗策群、朱赤、易安华、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刘国用、蓝运东、万全策、李绍嘉、雷震、谢承瑞、华品章、韩宪元、黄纪福、蔡如柏。
以下是部分将军的生平事迹简介:
萧山令:湖南益阳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在南京保卫战中,他担任南京卫戍宪兵副司令、南京警察厅长、南京市长、南京警备司令等职。1937年12月13日,他带领将士在下关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最终举枪殉国,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
高致嵩:广西岑溪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任第88师264旅少将旅长。在南京保卫战中,他率264旅坚守雨花台阵地,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因友邻阵地被日军突破,三面受敌,仍率部激战,最终弹尽援绝,全旅官兵壮烈殉国。
罗策群:广东兴宁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时任第159师副师长。在南京保卫战中代理159师师长,在南京汤山一带阻击日军,血战两天两夜,伤亡惨重。南京陷落后率部突围,几次督队扑敌,身先士卒,不幸中弹殉国。
朱赤:江西修水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任第88师262旅少将旅长。在南京保卫战中奉命守卫雨花台一带,与日军血战,最终弹尽援绝,与敌同归于尽。
这些将军们在南京保卫战中英勇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军名单 (二)
优质回答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将军共有18位,他们分别是萧山令、高致嵩、罗策群、朱赤、易安华、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刘国用、蓝运东、万全策、雷震、谢成瑞、华品章、韩宪元、黄吉福、蔡如柏和承志。
这些将军在南京保卫战中英勇奋战,最终壮烈牺牲。例如,萧山令作为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在日军进攻南京时,多次不顾危险登上城头指挥作战,最终在掩护主力撤退过程中自杀殉国。高致嵩率领的264旅在南京保卫战中坚守雨花台阵地,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但最终因三面受敌,全旅官兵壮烈牺牲。罗策群率部与日军在南京城进行激战,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遭敌阻击,最终也壮烈殉国。
这些将军的牺牲不仅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决心,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和牺牲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此外,南京保卫战中还有许多其他英勇的将士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这场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但这些将士的英勇抵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杨立青和杨立仁是虚构的!那黄埔军校三期都有谁 (三)
优质回答其实不然,三期就出了解放军1名上将4名中将,抗日名将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当然还有蒋系悍将王耀武,大特务头子康泽。
下面就介绍一些黄埔军校三期比较著名的毕业生
共产党方面:
朱云卿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1年5月重伤被俘后牺牲
黄公略 红3军军长(毛泽东在词中称赞:“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1年9月遇空袭牺牲
吴光浩 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 1929年5月重伤牺牲
唐赤英 红3军参谋长 1932年12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
陈奇涵 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1981病逝
倪志亮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1965病逝
常乾坤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 1973病逝
郭化若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95病逝
曾泽生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兵团副司令官兼60军军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 1973病逝
国民党方面
抗日殉国:
周复 中将 黄埔军校教官/国民政府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 率部在鲁苏战区抗战 1943年2月殉国,时年43岁
戴安澜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11月殉国,时年38岁
柴意新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169团团长 率部参加常德保卫战 1943年12月殉国,时年45岁
王竣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80军新27师师长 率部参加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殉国,时年43岁
王禹九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谋处长 率部参加南昌会战 1939年3月殉国,时年38岁
谢升标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苏、浙、皖游击司令 率部在苏浙皖抗战 1938年4月殉国,时年36岁
高致嵩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4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8岁
朱赤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2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3岁
易安华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1军第87师第259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
刘国用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9岁
胡义宾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96师副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5月殉国,时年36岁
张本禹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4师12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 1937年8月殉国
丁立群 少将 第三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 率部在苏北地区抗战 1944年1月殉国,时年43岁
王润波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团长 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 1933年3月殉国,时年28岁
韩宪元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5岁
贺光耀 上校 国民革命军第190师第570团团长 率部参加衡阳会战 1944年殉国
参加解放战争内战:
刘安祺 一级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95年病逝
石觉 二级上将 第九兵团司令官/台湾联勤总司令 率部于1950年逃台 1986年病逝
熊绶春 中将(追赠上将) 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长 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1948年阵亡
王耀武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 率部参加济南战役 1948年被俘,1968年病逝
方先觉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83年病逝
李天霞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67年病逝
康泽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5绥靖区司令官 率部参加襄樊战役 1948年被俘,1967年病逝
陈嘘云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师57旅旅长 率部参加孟良崮之战 1947年被俘
其它
刘宗宽 中将 重庆绥署参谋处处长,率部于1949年在重庆起义,起义后加入农工民主党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1992年7月病逝
对于韩宪元,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