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写各种表格或进行线上注册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填写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的情况。这个代码是一个特定的数字序列,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生地。要正确填写这一栏,首先需要知道你的出生地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这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官方数据库或网站获得。行政区划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份,中间两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后两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自治县)。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 (一)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应填写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数。具体来说:

前两位:代表大区制代码和省份代码。其中,第1位是大区制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地理大区;第2位是省份代码,用于标识具体的省份。中间两位:代表地市州代码。即身份证号码的第3、4位,用于区分同一省份内的不同地市或自治州。最后两位:代表县市区代码。即身份证号码的第5、6位,用于区分同一地市或自治州内的不同县、市或区。

因此,在填写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时,只需参照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提取前6位数字即可。

12位行政区划代码是什么意思? (二)

1、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就是你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

2、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前两位即省份,次2位为地市,后2位为所属派出所编号。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补充和拓延,它规定了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划的三位代码。

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为了更详细地反映乡镇以下区划情况,国家统计局补充了三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的代码。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什么意思 (三)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就是你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它包含了以下信息: 前两位:代表省份,就像省份的“身份证号”前两位,能迅速定位到你来自哪个大省。

第三、四位:代表地市,它们就像是地市在省份里的“座位号”,告诉你具体是哪个城市或地区。

第五、六位:代表所属派出所编号,就像是派出所的“门牌号”,进一步精确到你的出生地所在的具体区域。 简单来说,这6位数字就像是你的出生地的一个“身份证号码”,能够准确地标识出你来自哪里。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怎么填 (四)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即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是特征组合码的一部分,由十七位数字构成。具体而言,前两位数字代表省份,第三位和第四位数字标识地市,最后两位数字则是所属派出所的编号。

公民身份号码的结构包括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校验码。地址码由六位数字组成,代表了个人的出生地所在行政区划。出生日期码占八个数字,精确记录了个人的出生日期。顺序码为三位数字,是同一天出生的人员顺序号。校验码则用于验证公民身份号码的正确性。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它反映了国家对行政区域的管理和组织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具体行政区划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四种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地级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设区市分为区、县。必要时,国家还会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应对特定的历史或战略需求。

行政区划代码的填写,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正确填写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对于确保公民身份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文关于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什么?的相关信息,黑律帮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黑律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