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包含哪些内容

导语
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偷税漏税行为却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本文将围绕偷税漏税的定义、内容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公众的纳税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偷税漏税的定义
偷税是指纳税人通过非法手段,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不列或少列收入,甚至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以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应纳税款的目的。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隐瞒性,是违法的。而漏税则是指因客观原因导致的未缴或少缴税款行为,主观上并非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
偷税漏税包含的内容
偷税漏税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纳税人通过修改或制作虚假的账簿和记账凭证,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少报应纳税款。
2. 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将关键的财务资料隐藏或销毁,使税务机关无法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真实交易情况。
3. 多列支出、不列或少列收入:在账簿上虚增支出,隐瞒收入,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4. 虚假纳税申报:提交虚假的纳税申报材料,骗取税务机关的信任,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偷
会计的什么记账方法属于偷税漏税行为? (一)
答对于任意一个企业来说,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记账报税。而在这一过程中,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会计经常会运用一些专业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帮助企业更合理减少纳税支出,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财税安全。但对于初入会计这一行的新手会计而言,其往往缺乏必要的财务工作处理经验,因而可能在记账环节遇到一系列问题,甚至还可能引发财税风险。因此,在本文中以下这些记账方法属于偷税,会计人员一定要禁用!
具体来说,这些违规的记账方法主要包含:
(1)以“预收账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账,造成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
(2)原材料转让、魔账(企业间在产品购销业务中不通过货币资金流动而是通过协议使得各自的征收、应付账款相互抵销)不记“其它业务收入”,或者直接磨掉“应付账款”,不计提“销项税额”;
(3)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
(4)返利销售。返利销售通常是指厂家为占领市场,对商家经营本厂产品低于市场价格的利益补偿。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商家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产品并按时付完货款,厂家按一定比例返还现金,二是返还实物、产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这些现金、实物后,现金不入账也不作价外收入,更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形成账外经营。
(5)视同销售不记收入。企业用原材料、产成品等长期投资,产品(商品)送礼或作样品进行展销,不视同销售记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
(6)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或者用作本单位的福利等非应税项目,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7)公司资产、股东资产混同。例如股东个人账户用作公司收付款、公司账户与股东账户互相交易等。当出现财产混同,公司财产有可能被隐匿、转移或被股东个人私吞;
(8)流动资产损失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涉及增值税部分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9)报销不属于自己单位的费用;
(10)盘盈的固定资产不作损益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这些记账方法属于偷税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一定要避免上述情况,以防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营风险。
另外,如若企业自身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那么也可以将企业财税工作委托给专业代理记账来完成。正规代理记账公司都拥有专业的财会服务团队,因而能够使得企业记账报税质量更具保障。
偷税漏税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二)
答偷税漏税犯罪立案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纳税人以欺诈或隐瞒方式虚假申报或不申报,导致逃税额达到五万元,且占所有税种应缴总额的百分之十。在税务部门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纳税人拒绝补缴应缴税款、滞纳金或接受处罚。
2、在过去五年内,纳税人因逃税受到刑事处罚或税务机关的两次行政处罚,之后再次逃税,逃税金额达到五万元,且占所有税种应缴总额的百分之十。
3、扣缴义务人通过欺诈或隐瞒手段,未能完全缴纳税款或少缴税款,金额达到五万元的,也构成犯罪。
4、即便在公安机关立案后,纳税人补缴了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接受了处罚,仍不会影响其刑事责任的追究。
关于偷税漏税骗税区别有哪些 (三)
答偷税、漏税、骗税的主要区别如下:
偷税:
定义: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性质:这是一种违法行为,纳税人明知应缴税款而故意逃避缴纳。
漏税:
定义:漏税通常是由于纳税人的疏忽、无知或计算错误等非故意原因,导致少缴税款的行为。虽然有时也可能涉及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但其核心在于非故意性。性质:漏税与偷税在主观意图上存在明显区别,漏税并非出于故意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
骗税:
定义:骗税是指采取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的行为,其表面形式可能看似合法,但实质上是非法的。性质:骗税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涉及税款的逃避缴纳,还包含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总结:偷税是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漏税通常是由于非故意原因导致的少缴税款;而骗税则是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这三者在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和法律后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法人偷税漏税的处罚包含哪些 (四)
答法人偷税漏税的处罚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行政处罚: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
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
刑事处罚:
如果偷税漏税行为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对单位判处罚金。
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判处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主要为《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详细规定了偷税的定义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偷税漏税指什么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黑律帮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