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职务侵占罪共犯和从犯如何判
- 2、职务侵占共同犯罪量刑与金钱数额的关系
- 3、职务侵占团伙作案咋判
- 4、职务侵占罪共犯犯罪金额怎么认定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职务侵占罪共犯和从犯如何判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主观: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和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解释》,职务侵占案件共犯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第二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第三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并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68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68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6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68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职务侵占共同犯罪量刑与金钱数额的关系 (二)
贡献者回答职务侵占共同犯罪的量刑与金钱数额密切相关,金钱数额越大,量刑就越重。具体来说:
犯罪数额较大时: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章,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犯罪数额较大,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犯罪数额巨大时:量刑范围将提升至五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可能附加没收财产的处罚。罚金也是量刑的一部分,与刑期共同决定最终的刑事处罚。
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时: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需支付罚金。这体现了法律对严重职务侵占行为的严厉制裁。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共同犯罪的量刑与金钱数额紧密相关,数额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量刑的轻重。这体现了法律对职务侵占行为的严厉态度,以及保护单位财产安全的决心。
职务侵占团伙作案咋判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主观: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已经由五千元提高到六万元了,也就是如果行为人职务侵占数额没有达到六万元的,那么就不构成犯罪。
一、职务侵占团伙立案标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6万元,即涉嫌职务侵占罪量刑起点金额是6万元。
二、职务侵占罪行为表现有哪些
(一)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二)有侵占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三、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手段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4、法定刑不同。本罪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朋徒刑,法定刑较轻,且量刑的幅度较小;而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量刑幅度较宽。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如果是多数人实施的犯罪,那么就是共同犯罪,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6万元。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罪共犯犯罪金额怎么认定 (四)
贡献者回答职务侵占罪共犯犯罪金额的认定,应基于被害单位的实际损失,并将共同行为对被害单位造成的所有损失合计为犯罪数额。具体认定方式如下:
1. 基本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金额认定,以被害单位的实际损失为基本原则。
2. 损失范围: 实际损失包括财物的直接损失,如被非法占有的金钱、物品等; 也包括因犯罪行为导致的间接损失,如生产效益的损失、企业形象的损害等。
3. 共同犯罪的处理: 在多人共同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时,应将各行为人对被害单位造成的实际损失合并计算; 这要求综合考量各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及其对被害单位整体造成的损害。
4. 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通常要求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如5千元至1万元之间,具体数额可能因地区或相关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在认定职务侵占罪共犯犯罪金额时,应全面考虑被害单位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并将共同行为造成的损失合并计算,以确保对犯罪行为的准确量刑。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职务侵占共同犯罪的信息了解不少了,黑律帮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