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出口企业骗取出口退税

如何认定出口企业骗取出口退税

### 如何认定出口企业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一、骗取出口退税的定义与危害

定义

骗取出口退税是指出口企业通过采取虚假手段,如假报出口等方式,非法获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危害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国家的出口退税制度,还扰乱了国家外贸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财产所有权。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经济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二、骗取出口退税的认定要素

客体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权。这是认定该罪的基本前提。

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骗取出口退税表现为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且数额较大。这是认定该罪的核心要素。

主体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体。单位亦能构成此罪。

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骗取出口退税罪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这是认定该罪的主观要件。

三、骗取出口退税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与偷税罪的区别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偷税罪在犯罪客观、主体和主观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偷税罪通常发生在商品的国内生产、销售环节,而骗取出口退税罪则发生在商品的出口环节。偷税罪的主体通常是纳税人,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非纳税人。在犯罪目的上,偷税罪的目的是逃避纳税义务,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目的则是从国家的出口退税款中获取非法利益。

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联系与区别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客观手段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存在密切联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骗取出口退税的重要手段之一,当行为人将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向税务机关申请出口退税时,就可能同时触犯这两个罪名。

四、骗取出口退税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一旦构成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税务机关也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理。

五、总结

骗取出口退税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它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制度和财产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对于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在认定骗取出口退税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别。同时,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出口企业的税收遵从度,维护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安全。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骗取出口退税案。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