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简而言之,是指在刑事司法程序中,法院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并参考其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对其判定的刑罚种类与刑罚幅度的活动。它是连接定罪与行刑的中间环节,直接关系到罪犯所承受法律后果的严重程度,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具体评价和惩处力度。量刑的公正与否,不仅关乎个案正义,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量刑是什么意思 (一)

量刑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量刑,指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刑、判处何种刑罚、何种刑度以及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量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量刑是人民法院的一种审判活动。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量刑权。

2、量刑的对象是犯罪分子,即被法院依法确定有罪的人,只有对犯罪分子才能决定是否适用刑罚、适用何种刑罚。

3、量刑以定罪为前提,只有先确定有罪,然后才能决定是否以及如何量刑。

4、量刑的任务:

1)决定是判处刑罚还是免除刑罚;

2)决定刑种、刑度;

3)决定是否实行数罪并罚;

4)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据此,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量刑建议七个月法院会怎么判 (二)

优质回答正常情况下法院会在6-8个月内量刑。检察院在法院审理中所提出的量刑建议,已经综合考虑了全案的情况,包括有无谅解书、被告人认罪悔罪表现、造成的后果等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在建议的幅度内进行量刑。但是,这并不表示法院一定会按照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来量刑,在法律上来讲,法院有权根据庭审情况来依法判决,不应受检察院量刑建议的影响。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检察院的量刑标准在七个月的情况下,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那么是有机会去判缓刑的,一般缓刑的条件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检察院的判刑就算是实行,一般也大概在6~8个月之间。

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刑罚种类有多少种 (三)

优质回答1、刑罚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还有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型。

二、刑法的目的是什么

1、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诉求、裁量、执行和监督刑罚所预期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它决定着刑罚体系和种类,以及刑罚的适用与执行,可以说刑罚目的是整个刑罚制度赖以建立的出发点和归宿。

2、目的概念:刑法理论界对刑罚目的之界定有广义和狭义说之区分。狭义的刑罚目的是指国家适用刑罚的目的,广义的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裁量、执行刑罚所追求的效果。广义说为通说,这一点可以从近几年出版的刑法著作中得到证实。作为一个国家的刑罚制度,并不是几个刑种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要想真正的探寻并解读刑罚目的,必须系统的、全面的考察整个刑罚体系,并研究其各个构成要素的运行机制,而作为一个国家刑罚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的基础是刑罚权。换句话说,国家之所以能够制定、适用、裁量刑罚,是因为它享有刑罚权。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黑律帮网希望量刑是什么意思,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