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一)

答法律分析: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些节假日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需求,并且是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的制度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并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法定节假日,每个节日几天? (二)
答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同节日放假天数不同,2025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
二、春节:1月28日(农历除夕、周二)至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调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
五、端午节: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
六、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调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国家法定节假日11天是哪11天 (三)
答法律分析:目前,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是11天,而休息日总计为104天,两者相加共计115天的假期。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具体包括:
1. 新年,放假1天,即1月1日;
2. 春节,放假3天,包括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 清明节,放假1天,即农历清明当日;
4. 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
5. 端午节,放假1天,即农历端午当日;
6. 中秋节,放假1天,即农历中秋当日;
7. 国庆节,放假3天,包括10月1日、2日、3日。
此外,《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婚嫁法定节假日几天 (四)
答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但各地区有不同的延长政策。
在我国,婚假是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用人单位需如数支付工资。自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全国各地相继调整婚假,取消了晚婚假,并出台新的婚假政策。截至2025年6月,至少已有27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具体天数因地区而异:
10天:北京、天津、上海、辽宁、西藏、宁夏(宁夏参加婚检可享受13天)。13天:安徽(不含复婚)、江苏、海南、贵州、浙江、陕西(陕西结婚登记前参加婚检可享受)。15天:重庆、福建、青海、吉林、黑龙江(黑龙江参加婚检可享受25天)。18天:江西(不含复婚)、河北、云南、内蒙古。21天:河南(参加婚检可享受25天)。30天:山西、甘肃。其他:山东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享受15日婚假,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加3日;湖北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夫妻可在国家规定婚假外延长婚假,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则执行国家法定的3天婚假。军队人员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夫妻双方同为军队人员,双方达到晚婚年龄的,双方享受晚婚假;一方达到的,一方享受。夫妻一方为地方人员的,按照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黑律帮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