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食物过期的情况。然而,过期食物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过期食物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大量流失,有害物质却逐步增加,一旦摄入,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更严重者,过期食物可能受到霉菌、细菌等污染,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过期食物带来的危害。
过期食物对人体危害有多大? (一)

贡献者回答长期食用过期食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一、急性胃肠伤害
首先过期食物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部分过期食材因保质期较短的原因,过期后非常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而发生变质,人体食用后会引发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相关疾病,从而对胃肠造成较多的伤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
第二、癌变的风险增加
对于花生、玉米、蛋糕、大米等食物,过期之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会产生如黄曲霉素、亚硝酸铵等致癌物质,煮熟的米饭冷却以后会产生蜡状芽孢杆菌。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不仅会对肝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长期食用这类食物甚至会导致人体局部组织出现恶性肿瘤性疾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肝癌的出现。
1,黄曲霉毒素: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很容易在水分含量较高(水分含量低于12%则不能繁殖) 的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寄生繁殖和产生毒素,使其发霉变质,人们通过误食这些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又经消化道吸收毒素进入人体而中毒。黄曲霉毒素属于超剧毒物质,其中B1是目前已知致癌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烈的,能诱发动物肝癌,对某些动物能引起急性中毒致死。
另外,黄曲霉素还能够降低身体的免疫力,甚至会造成慢性中毒,损伤到体内器官。
2,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 。经常在土壤和食物中被发现,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Fried Rice Syndrome),煮熟的米饭变质以后会产生蜡状芽孢杆菌,与人类关系密切是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
蜡状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呕吐型和腹泻型。引起呕吐型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米饭及其制品(80%),如:米饭、炒饭、稀饭、米糕、米粉皮、米线等;凉面、豆腐也可以引发。
3,亚硝酸盐:
那些看起来不会腐烂的东西,反而会生出可怕的物质,那就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食物当中常常产生的物质,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在腌菜当中含量最高。当蔬菜在常温下 6 个小时,冷藏 24 小时后,微生物就有可能逐渐开始滋生,把蔬菜当中含有的硝酸盐转化成为有毒的亚硝酸盐,这些食物如果长期被人体摄入,就会大大增加胃癌、食管癌等肿瘤的发生
正常冷藏情况下,剩菜在 24 小时内吃掉,剩肉可以在 48 小时内吃掉,超过时间容易变质。
第三、导致营养不良
食材过期之后,即使没有发生霉变,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已经流失了,甚至会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长期食用过期食物,导致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引起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
另一种为浮肿型由严重蛋白质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并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综上所述,过期食材会导致出现腹泻腹痛、器官损伤、过敏等危害,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即使过期食材没有发生霉变,也已经失去了营养价值,而且口感极差。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怎么办 (二)
贡献者回答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多数是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它出现的主要是胃肠道的表现,可以针对胃肠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出现恶心、呕吐,可以给予止吐的、控制恶心的药物,比如胃复安、吗丁啉。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可以给予解痉的、止痛的药物。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两种:如果是以口服活菌的中毒,相对症状轻微一点;如果含有毒素的中毒,发生比较快,症状相对明显。一般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可以很快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如果腹泻时间比较长,可以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造成机体的其他继发性损伤,需要输液等综合治疗。
从消化系统感染的途径怎么区分食物中毒 (三)
贡献者回答从消化系统感染的途径区分食物中毒,主要分为毒素性食物中毒和感染性食物中毒两种。
毒素性食物中毒: 感染途径:主要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等,这些细菌在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人体摄入后导致中毒。
感染性食物中毒: 感染途径:由细菌本身直接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这些细菌在食物中存活并被人体摄入后,在肠道内繁殖并引发感染。
在诊断食物中毒时,还需考虑以下方面: 与进食有关的前驱症状:如食用某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群体多发情况:多人同时食用相同食物后出现类似症状。 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如腹痛、腹泻、发热等胃肠道症状。
蜡样芽孢杆菌科学分类 (四)
贡献者回答蜡样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细菌,属于细菌域中的厚壁菌门,芽胞杆菌纲,芽胞杆菌目,芽胞杆菌科,芽胞杆菌属,并且其种名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其二名法为Bacillus cereus.Frankland & Frankland 1887。中文学名为蜡状芽孢杆菌,拉丁学名为Bacillus cereus。该菌体细胞杆状,末端方,呈短或长链状,尺寸约为1.0~1.2×3.0~5.0微米。它具有芽孢,芽孢形态为圆形或柱形,中生或近中生,大小约在1.0~1.5微米,且孢囊无明显膨大现象。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不具荚膜,具有运动能力。菌落较大,表面粗糙,扁平,形状不规则。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可形成直径为5-7毫米的圆形或近圆形、质地柔软、无色素、略带光泽的白色菌落,类似蜡烛的颜色。在M.S.P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可达8-10毫米,质地更软,挑起呈丝状,菌落表面在培养时间较长后呈毛玻璃状,并产生红色色素。在蛋白胨酶母膏平板上,菌落为灰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类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大小较大。蜡状芽孢杆菌对外界有害因子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分布广泛,是典型的菌体细胞,部分菌株能够产生肠毒素,表现为杆状(约1.5μm),有色,孢子呈椭圆形,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胃肠炎肠毒素两类。 生态习性上,蜡状芽孢杆菌为兼性好氧菌,其生长温度范围在20~45℃之间,10℃以下生长缓慢或不生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环境中。在葡萄糖肉汤中厌氧培养产酸,对阿拉伯糖、甘露醇、木糖不产酸,分解碳水化合物不产气。大多数菌株还原硝酸盐,但在50℃下不生长。在100℃下加热20分钟即可破坏这类菌。在经济用途上,蜡状芽孢杆菌与人类关系密切,能够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和腹泻。同时,该菌可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此外,它还能够产生细菌蛋白酶,用于麻脱胶,是各种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测定菌。在食品加工中,蜡状芽孢杆菌可用于明胶液化,牛奶胨化,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等。
扩展资料
蜡样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1950年首次在挪威报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会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