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些
- 2、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有哪些
- 3、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 4、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些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包括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两大类。版权(著作权)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及著作权人依法所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指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权、服务标记权、厂商名称权、货源名称权或原产地名称权等独占性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均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所享有的著作权,同样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若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也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及无国籍人的作品,若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或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同样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有哪些 (二)
贡献者回答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主要包括:
国内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主要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权益,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主要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权,赋予发明者一定的垄断权利,以换取他们将发明公之于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主要保护商业标识,如商标、商号等消费者区分不同的商品和服务来源。
国际上的法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部分,为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设定了最低标准,是国际层面上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三)
贡献者回答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具有以下特征:
地域性: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依据一国法律所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这与一般财产权有所区别。独占性:又称专有性,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知识产权,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由于智力成果可以同时为多个主体所使用,所以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具有法律授予的独占权,其排他性使同一项智力成果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的所有权人。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权利自动终止或消灭,相关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均可自由利用。设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须经法律直接确认:知识产权没有形体,不占有空间,难以实际控制。虽然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对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聪明才智自然享有民事权利。法律仅承认该种民事权利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而非智力本身,所以知识产权的承认与保护通常需要法律上直接具体的规定。客体属无形财产: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相区别的最根本标志。
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四)
贡献者回答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础法律制度。以下是针对这些法律的简要说明:
《专利法》:
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发明创造,具体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管理职责: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包括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以及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商标法》:
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商标等商业标识,确保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著作权法》:
保护对象:主要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原创性智力成果,确保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权利不受侵害。
《反不正当竞争法》:
保护范围:该法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假冒、仿冒、商业贿赂等,从而间接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体系,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黑律帮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知识产权用法律保护什么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