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一)

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贡献者回答在我国,依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营收状况以及资产总额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和实际情况,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大类。关于各个行业中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如下:

(一)农、林、牧、渔业。企业营收规模在人民币2亿元以下的,可归类为中小微型企业。在此基础上,营收达到人民币500万元及的,可被认定为中型企业;营收达到人民币50万元及的,可被认定为小型企业;而营收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则属于微型企业范畴。

(二)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在1000人以下或者营收规模在人民币4亿元以下的,均可归类为中小微型企业。在此基础上,从业人数超过300人并且营收达到人民币2000万元及的,可被认定为中型企业;从业人数超过20人并且营收达到人民币300万元及的,可被认定为小型企业;而从业人数不足20人或者营收低于人民币300万元的,则属于微型企业范畴。

(三)建筑业。企业营收规模在人民币8亿元以下或者资产总额在人民币8亿元以下的,均可归类为中小微型企业。在此基础上,营收达到人民币6000万元及并且资产总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可被认定为中型企业;营收达到人民币300万元及并且资产总额超过人民币300万元的,可被认定为小型企业;而营收低于人民币300万元或者资产总额低于人民币300万元的,则属于微型企业范畴。

怎么查询公司是不是中小企业 (二)

贡献者回答查询公司是否是中小企业的方法如下:

1、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搜索;

2、查看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注册资本、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的相关标准,对照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的不同条件进行判断;

4、工业企业的标准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标准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属于中小企业。

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

1、注册资本是公司成立时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通常在公司营业执照上会有显示;

2、资产规模则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所有资产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3、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是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属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4、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不同,通常会有具体的标准和分类方法;

5、在中国,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和条件。

综上所述,判断公司是否属于中小企业可通过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基本信息,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标准,对比工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具体条件,从而作出准确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如何区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三)

贡献者回答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分主要基于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一、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我国16个行业的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这些划型标准结合了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并考虑了不同行业的特性。具体来说:

中型企业:在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上均超过小型企业但低于大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小型企业:在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上均低于中型企业标准,但高于微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微型企业:在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上均处于最低标准的企业。二、“小微企业”的界定“小微企业”是一个习惯性的叫法,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界定。从广义上讲,“小微企业”可以理解为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具体来说:

小型企业: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小型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但均低于中型企业标准。微型企业: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微型企业是规模最小的企业类型,其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处于最低标准。三、小微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还可以根据享受的不同优惠政策进行进一步分类。这些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

增值税免征政策:对于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计政策: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同样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如地方“六税两附加”减征政策、免征政府性基金政策、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等。四、总结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分主要基于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进行划型。而“小微企业”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通常可以理解为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和享受的优惠政策来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小微企业”范畴。

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

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条件 (四)

贡献者回答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型、小型、微型企业。 2、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和淘汰类。

3、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同时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专项条件

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还须满足以下专项条件之一: 1、科技奖励: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

2、荣誉认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均为有效期内)。 3、研发机构: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研发机构。

4、股权融资: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500万元。 三、评价指标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评价还包括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满分100分,企业需得到60分。这些指标包括: 1、创新能力指标(满分40分):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的有效知识产权数量以及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

2、成长性指标(满分30分):包括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以及上年度资产负债率。 3、专业化指标(满分30分):考察企业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以及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

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流程: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申报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阶段 1、企业自评与自查:企业需要首先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自查,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潜力。

2、收集相关资料:企业需要收集并整理相关的申报资料。 3、编制商业计划书和项目方案:企业需要详细描述其创新理念、市场定位、竞争优势以及盈利模式等内容,编制成商业计划书和项目方案。

二、申报材料提交阶段 1、确定申报途径:企业需要确定向哪个机构提交申报材料。

2、提交申报材料: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提交给相关机构。材料的提交可以采用电子方式或者纸质方式,具体以相关机构的要求为准。 三、申报初审阶段

1、材料初审:评审专家会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主要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 2、初审结果通知:初审结果通常会以通知书的形式通知企业。

四、现场评审阶段 1、现场评审准备:通过初审的企业可能会进入现场评审阶段。在现场评审中,企业需要准备回答评审专家关于技术问题、市场策略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2、现场评审结果:评审专家会根据现场评审的情况给予企业最终评审意见和建议。 五、评审结果公示阶段

相关部门会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以对结果进行监督和反馈。 六、认定与后续管理

1、认定通知:经过公示无异议后,相关部门会正式认定企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并颁发相应的证书或证明。 2、后续管理:被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年度报告和接受监督管理。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都有哪些规定? (五)

贡献者回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主要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区分,一般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各行业划型标准具体如下:

1.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 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 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4. 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5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5. 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5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6. 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7. 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8. 邮政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9. 住宿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0. 餐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1. 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3.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4. 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6. 其他未列明行业(主要是科研企业和家政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此外,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也是参照上述标准进行划型的。标准中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主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中小企业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黑律帮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