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骗取贷款罪
- 2、骗取贷款罪一般是怎么判的(违法发放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
- 3、现行刑法对骗取贷款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什么是骗取贷款罪 (一)

最佳答案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以下是关于骗取贷款罪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行为特征
二、法律责任与刑罚
法定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骗取贷款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若单位实施骗取贷款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三、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
主观故意:骗取贷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通常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法律后果:两者在法律责任和刑罚上也有所不同,贷款诈骗罪的刑罚通常更重。
综上所述,骗取贷款罪是一种严重的金融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因此,应依法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骗取贷款罪一般是怎么判的(违法发放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 (二)
最佳答案骗取贷款罪的判决一般依据以下规定:
基础刑罚: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若行为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并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严重情节的,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此进行了修改,明确在第一档刑罚中,仅当行为人给银行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追究其刑事责任。
加重刑罚:若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导致金融机构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可能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
非法占有目的的区别:骗取贷款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行为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则可能会构成贷款诈骗罪,这是与骗取贷款罪在主观方面的重要区别。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行为人的犯罪情节、造成的后果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最终的刑罚。
现行刑法对骗取贷款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三)
最佳答案现行刑法对骗取贷款罪立案的规定如下:
数额标准:若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且数额达到一百万元或,则应立案追诉。经济损失标准:若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二十万元,也应立案追诉。多次欺骗标准: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使用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同样应立案追诉。其他严重情节:若导致金融机构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应立案追诉。这包括但不限于对金融机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引发金融风险等情况。
这些规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中明确。在此之前,公安部经侦局也已就骗取贷款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批复,其核心思想与上述规定保持一致。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骗取贷款罪一般是怎么判的(违法发放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什么是骗取贷款罪,黑律帮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