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一)

玩忽职守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是行为犯。以下是关于玩忽职守罪作为行为犯的详细解释:

定义:行为犯指的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特定犯罪行为,即可构成犯罪,而不要求该行为必须导致特定的结果。在玩忽职守罪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尽其工作职责,如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这种行为本身就构成了犯罪。

犯罪构成:在玩忽职守罪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构成犯罪的关键。只要他们违反了工作职责,不论是否导致实际损失,都可能被视为犯罪。当然,如果行为导致了公共财产、国家或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那么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会更加严重,但这并不改变玩忽职守罪作为行为犯的本质。

法律后果:根据法律,玩忽职守罪的处罚措施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开始,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为了私利而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则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综上所述,玩忽职守罪是一种行为犯,其构成不以导致特定结果为必要条件,而是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为核心。

哪些行为会构成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会如何判刑? (二)

最佳答案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不履行职务型和不正确履行职务型,判刑根据损失程度而定。

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行为: 不履行职务型: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履行且能够履行其职务,但不履行其职务。 不正确履行职务型: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且能够履行职务,但不严肃认真地对待其职务,以致错误地履行了职守。

同时,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还必须具有“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

玩忽职守罪的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中,“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等伤亡情况; 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的;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玩忽职守类行为主要有哪些 (三)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类的行为包括,当事人擅离职守,在工作岗位上,但是不履行工作职责或者没有认真的履行工作职责,在我国,公职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以玩忽职守罪定罪量刑,比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或者造成国家声誉受损等。 一、玩忽职守类行为主要有哪些

(1)擅离职守,即行为人在行使职责过程中,违反职责要求,擅自离开职责所要求的岗位,以致没有履行其职务。

(2)未履行职守,即行为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但没有履行法定的职责,没有按法定的职责行事。

(3)不认真履行职责,即行为人应该且能够履行职责,但不严肃认真地对待其职务,以致错误地履行了职守,主要表现为履行职责不尽心、不得力、不认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草率从事、敷衍搪塞等。

二、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造成死亡回人,或者重伤3人,或者轻伤10人律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0万元的;

3、询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的;

4、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5、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6、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巨额外 汇被骗或者逃汇的;

7、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8、拘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三、涉嫌玩忽职守罪满足哪些条件可以逮捕嫌疑人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 可能判处徒刑刑罚;

(三)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四、玩忽职守罪的定罪证据有哪些类型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综上所述,玩忽职守的行为一共包括三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依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声誉,因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都是国家形象。

玩忽职守行为都有哪些? (四)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的行为在客观上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履行职务型,即行为应该履行且能够发行,但不履行其职务。二是不正确履行职务型,即行为人应该且能够履行职务,但不严肃认真地对待其职务,以致错误地履行了职守。 一、玩忽职守行为都有哪些

玩忽职守的行为在客观上有两种类型:

一是不履行职务型,即行为应该履行且能够发行,但不履行其职务。

二是不正确履行职务型,即行为人应该且能够履行职务,但不严肃认真地对待其职务,以致错误地履行了职守。

除了表现以外,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还必须具有“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认定是否重大损失,应根据司法实践和有关规定,对所造成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损失的实际情况,并按直接责任人员的职权范围全面分析,以确定应承担责任的大小。

玩忽职守的行为方式多样,涉及面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粮食保护、防火护林、商品检验、食品卫生、文物保护、防止伤亡事故及金融管理等方面,对玩忽职守行为以及依法应予追究的情况,本节和有关单行法规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怎么处罚玩忽职守罪

《刑法》397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或者轻伤9人,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构成玩忽职守罪必须违反国家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而玩忽职守的行为,具体可以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有的工作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塞责,违令抗命,极不负责任。有的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胡作 非为等。有的擅离职守,撒手不管;有的虽然未离职守,但却不尽职责,该管不管,该作不作,听之任之等。

什么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五)

最佳答案以下列举了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主要行为:

1. 致死一人或两人受伤者;

2. 十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3. 个人经济损失十万元或间接损失五十万元;

4. 公共财物或法人相关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或间接经济损失百万元;

5. 虽未达前两项标准,但三四项总计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或间接经济损失百万元;

6. 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六个月或破产;

7. 故意隐瞒、延迟报告、虚假报告或指示他人隐瞒、延迟报告、虚假报告,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后果持续、扩大,或延误救援、调查、处理工作;

8.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9. 其他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玩忽职守行为,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