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小微企业?答案全在这里! (一)

到底什么是小微企业?答案全在这里!

贡献者回答小微企业是一个通俗称呼,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更多是和“大中企业”相对来讲的。不同政策、不同口径下对小微企业的定义和区分标准有所不同。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小微企业类型的详细解释:

一、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

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即“335原则”: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行业限制:必须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此外,满足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来说,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20%计算后,实际税负低至2.5%;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负5%。

二、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小微企业

在财税2022年14号公告中,小微企业是小型和微型的统称。判断是否属于小微企业的标准可参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

对于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银发〔2015〕309号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所列行业但未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资产总额指标划型确定的纳税人,其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三、残保金的小微企业

依据发改价格规(2019)2015号,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

四、制造业延缓纳税的小微企业

为了支持制造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允许制造业中小企业延缓缴纳税款。这里的中小企业标准通常根据营业收入、从业人数等指标进行划分。具体标准可能因政策而异,需根据最新政策文件进行判断。

五、增值税的小微企业

增值税的小微企业通常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一定标准以下的企业。这里的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但不包括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

具体来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这一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需根据最新政策文件进行判断。

总结对比

以下是各口径下的小微企业关键点总结对比表:

| 小微企业类型 | 划分标准 | 税收优惠/政策 || --- | --- | --- || 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 |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从业人数≤300人、资产总额≤5000万元、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 减按一定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享受低税率优惠 || 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小微企业 | 参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 | 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 残保金的小微企业 | 在职职工人数≤30人(含) | 暂免征收残保金 || 制造业延缓纳税的小微企业 | 根据营业收入、从业人数等指标划分 | 允许延缓缴纳税款 || 增值税的小微企业 | 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 | 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相关政策 |

(注:表格仅为示例,具体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

(图片为各口径下小微企业关键点总结对比图,有助于更直观地理解不同政策下的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在不同政策下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优惠政策。因此,在享受相关政策时,需仔细了解政策文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小微企业标准335原则 (二)

贡献者回答小型微利企业判定标准是什么

■ 关键词:“335”

除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这个条件外,小型微利企业的判定标准可以概括为“335”,即企业同时满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查账征收企业还是核定征收企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都可以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 关键词:超额累进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规定,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 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主要认定标准 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二、不同行业的具体划型标准 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5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5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5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3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20人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3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6000万元及且5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300万元及且3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300万元以下或3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20人及且5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5人及且10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5人以下或10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50人及且5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10人及且1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10人以下或1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300人及且3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20人及且2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2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20人及且1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1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100人及且1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 软件信息技术:从业人员10人及且5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10人以下或5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房地产开发: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1000万元及且5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100万元及且20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100万元以下或20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300人及且1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100人及且5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100人以下或5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租赁和商务: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100人及且8000万元及为中型企业,10人及且100万元及为小型企业,10人以下或1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其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100人及为中型企业,10人及为小型企业,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

这些标准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适用于各个行业,是认定小微企业的重要依据。

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这三个概念你还分不清吗? (四)

贡献者回答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如下:

一、概念区分

小规模纳税人:

对应的是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达不到500万元标准且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一般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是增值税上的概念,主要用于区分纳税人在增值税方面的不同计税方式和税收优惠。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的出处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它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其特点不只体现在“小型”上,还要求“微利”,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

小微企业:

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规模大小的划分,根据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1年6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16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可以理解为其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这是工信部等部门的划分标准,用于区分不同规模的企业,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小规模纳税人是增值税上的概念;小型微型企业是企业所得税上的概念;小微企业是工信部等部门的划分标准。

二、税收优惠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优惠政策: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但需注意,销售不动产收入不计算在本月销售额合计数中;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且对方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能享受此项减免优惠政策。

小税种优惠政策: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优惠政策: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或者季度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不用区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满足上述条件,即可享受。

小型微利企业: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无论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要满足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均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

残保金的优惠政策:工商注册登记未满3年、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按规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图片展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这三个概念在定义、划分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税收政策的要求,准确判断企业的类型,以便合理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对于小微企业标准,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