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的劳保用品发放标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确保每位职工都能获得符合国家标准且质量可靠的劳保用品至关重要。这些用品的发放不仅关乎职工的个人健康与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长远发展。根据相关规定,煤矿企业应制定详尽的劳保用品发放标准,涵盖用品的种类、数量、使用周期以及更换制度等,从而全方位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职工劳保用品发放标准 (一)

贡献者回答矿山职工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由用人单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以下为具体发放标准:
1. 劳保用品的发放应遵循国家标准,例如,肥皂的发放周期为1至3个月,每次发放量应满足3个月的使用需求,或发放500毫升的浴液。
2. 矿灯的使用期限应在12至18个月之间,以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3. 橡胶安全带的使用期限应控制在30至36个月,以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办法》第三条,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更新和保管制度,并厉行节约,修旧利废,确保劳保用品的有效利用。
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规定 (二)
贡献者回答一、劳保用品实行专项管理,定期定额统一发放制。由库管按此管理制度发放,部门负责人审批。
二、根据岗位需要,制定以下发放标准:
1. 工作服:
(1) 生产一线新入职员工第一年每人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两套。
(2) 生产一线员工每人每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3) 搬运、清洁工每人每两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4) 管理、技质后勤辅助人员每人每三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5) 应外出或售后服务等需领工作服时,必须由生产部经理签字。
2. 卫生口罩:
(1) 漆工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3个。
(2) 木工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2个。
(3) 打磨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4个。
(4) 其它工种人员因临时工作需要,需车间主任批准发放。
3. 手套:
(1) 需带帆布手套的岗位:下料工、铆工、打磨工及搬运工每人每月发两付(每一次发一付,余下的按以旧换新领用)。
(2) 焊工:每月每人发一双帆布手套,半年发一双焊工专用手套。
(3) 库管每月每人发线手套和帆布手套各一双。
4. 毛巾:
库管员、生产员工、搬运工及清洁工每人每半年发一条。
5. 洗衣粉:
生产员工、搬运工及清洁工每人每季度一袋(500g);库房每季度一袋(500g)。
6. 安全帽:
(1) 焊工专用帽每人每年1件,护腿每人每半年1件。
(2) 打磨及铆工发专用安全帽一顶,若损坏或遗失,自行赔偿。
7. 劳保鞋:
(1) 焊工绝缘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2) 管理后勤辅助人员劳保鞋每人每三年一双。
(3) 其它一线员工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8. 工作服和劳保鞋的收费标准(对中途离职员工):
工作服和劳保鞋公司不回收,新入职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后,如果已发放工作服和劳保鞋,此项费用在本人本月的工资中暂扣。如果连续工作半年的员工,此暂扣的费用返还给本人;对连续工作未满半年离职的员工,此项费用按以下规定执行:
(1) 连续工作不足半年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的10%收取。
(2) 连续工作不足5个月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价的20%收取。
(3) 连续工作不足4个月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价的40%收取。
(4) 连续工作不足3个月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价的60%收取。
(5) 连续工作不足2个月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价的80%收取。
(6) 连续工作不足1个月离职的员工:工作服和劳保鞋按成本价的100%收取。
(7) 新入职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时,由综合部收管此项费用;员工在办理离职手续时,由综合部返还此项费用给员工本人;对未满半年离职而收取工作服和劳保鞋成本的资金,每半年上交财务部,并建立收取、返还及上交金额台帐,备查。
车间劳保用品发放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于预防工作场所潜在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危害的必要装备。以下是车间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
1. 工作服:
- 生产一线新入职员工第一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两套。
- 生产一线员工每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 管理和技术质量后勤辅助人员每三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 外出或售后服务人员需领取工作服,必须由生产部经理签字批准。
2. 卫生口罩:
- 漆工每季度发放三只。
- 木工每季度发放两只。
- 打磨工每季度发放四只。
- 其他工种人员如有临时需要,须经车间主任批准发放。
3. 手套:
- 需佩戴帆布手套的岗位(下料工、铆工、打磨工、搬运工)每人每月发放两副(一次性)。
- 焊工每月发放一双帆布手套,半年发放一双专用焊工手套。
- 库管员每月发放线手套和帆布手套各一双。
4. 毛巾:库管员、生产员工、搬运工及清洁工每人半年发放一条。
5. 护耳器:车间生产人员每人发放一付,直至损坏,方可凭旧件以旧换新。
6. 防护眼镜:
- 车间生产人员每人发放一付,损坏或遗失需赔偿。
- 其他工种人员因工作需要,须经部门经理批准发放。
7. 安全帽:
- 焊工专用帽每人每年发放一件。
- 打磨及铆工发放专用安全帽一顶,损坏或遗失需赔偿。
8. 劳保鞋:
- 焊工绝缘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 管理和后勤辅助人员劳保鞋每人每三年一双。
- 其他一线员工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就是车间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请在工作中遵守规定,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国家对劳保用品的管理规定及发放标准 (四)
贡献者回答国家对劳保用品的管理规定及发放标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劳保用品的管理规定
1. 劳保用品的分类与管理原则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与其岗位风险和工作需求相匹配的劳动保护用品。这些用品包括头部、眼部、手部等不同部位的保护用品,其管理应依据工种和作业环境的具体需求来配置。
2. 劳保用品的选用与检验
企业在选购劳保用品时,应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在采购前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此外,企业应定期对劳保用品进行检查与维护,以保证其防护效果。
二、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
1. 按工种和作业风险发放
企业需根据员工的工种及作业环境的风险程度,决定所需配备的劳保用品种类和数量。例如,机械操作工需要配备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2. 定期发放与更新
由于劳保用品会因使用磨损和老化,企业应根据用品的使用寿命及行业标准,定期更换,确保员工始终使用有效的劳保用品。
3. 建立劳保用品管理台账
企业应记录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和检查情况,通过建立管理台账,以便对劳保用品进行有效跟踪和管理。
总结而言,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的关键。国家对此有明确的管理规定,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确保这些用品的有效性。发放标准应根据工种和作业风险来确定,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系统,以实现对劳保用品的全面跟踪和管理。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劳动保护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黑律帮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