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

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

### 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

出口退税制度是国家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出口创汇,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依法退还已征税款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政策,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这种行为构成了出口退税罪。本文将详细探讨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

一、客体特征

出口退税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所有权。<标签>税收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征收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口退税制度作为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税收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也削弱了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

同时,骗取出口退税罪还侵犯了<标签>国家财产所有权。国家财产是全民所有的财产,其所有权由国家代表全民行使。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实质上是对国家财产的非法占有和侵吞,给国家财政造成了严重损失。

二、客观特征

出口退税罪的客观特征表现为行为人以<标签>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假报出口

假报出口是指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通过伪造或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伪造或变造出口货物报关单等退税单据、虚开或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这些行为在实质上并没有货物出口,而是通过虚假的信息和单据,虚构了货物出口的事实。

(二)其他欺骗手段

除了假报出口外,骗取出口退税罪还可能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如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将未纳税或者免税货物作为已税货物出口、虚构出口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要素骗取退税款等。这些手段同样构成了对税收管理制度的破坏和对国家财产的非法占有。

(三)数额较大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数额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构成出口退税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个标准通常为5万元。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只有那些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危害的骗取退税行为才会受到刑事制裁。

三、主体特征

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特别是那些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这些单位通常能够享受到国家给予的出口退税优惠,因此也更容易成为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出口退税罪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