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划型标准 (一)

最佳答案一、中小型企业划型标准
1、中小型企业型标准: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五百万元及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五十万元及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五十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三百人及,营业收入两千万元及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二十人及,营业收入三百万元及为小型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六千万元及,资产总额五千万元及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三百万元及,资产总额三百万元及为小型企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企业贷款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种借款方式。企业的贷款主要是用来进行固定资产购建、技术改造等大额长期投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1、信息不对称风险,中小企业可能对银行隐瞒某些重大信息;
2、市场风险,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知名度较低,实力不足,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
3、信用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不健全,信用和法律观念薄弱,信用可靠度低;
4、经营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短期行为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或特色经营;
5、道德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报表失真现象时有发生。
微型企业划型标准 (二)
最佳答案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7月4日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1],首次将中国中小企业划分出微型企业这一类别。 微型企业标准根据不同行业有所差异,一般行业通常是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在批发业,微型企业则需要满足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标准;在工业企业,微型企业则需要满足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标准;在物业管理行业,微型企业则需要满足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标准;在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微型企业则需要满足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标准。
此外,《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还新增了5个行业的划分标准。这些新增行业包括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更准确地反映各行业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此次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微型企业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扩展资料
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相关问题。 规定指出,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中小企业界定新增“微型企业” (三)
最佳答案中小企业界定新增“微型企业”是为了更细致地划分企业规模,以便更好地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具体来说:划型标准更新:国家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新的划型标准规定,对84个行业大类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统一界定,并新增了微型企业标准。指标多样化:新的划型标准主要参考就业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在不同的行业中使用不同的指标,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规模。微型企业定义:根据新标准,工业行业微型企业为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人民币以下;其他行业大多是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例如,农林牧渔企业中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房地产业中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等。个体工商户纳入范围:此次新标准修订还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参照执行范围,归为小型或微型企业范畴,进一步扩大了扶持政策的覆盖面。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都有哪些规定? (四)
最佳答案中小企业一般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区分。各行业划型标准具体如下: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4.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5.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6.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7.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8.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9.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0.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1.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3.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5.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也是参照这个标准进行划型的。标准中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主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
这个标准基本涵盖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主要是科研企业和家政服务业。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子公司 (五)
最佳答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的从业人数通常指的是母公司本身的从业人数,而不包括其子公司的从业人数。
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关于子公司从业人数是否计入母公司划型标准的问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独立法人原则: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其法律地位与母公司相独立。因此,在计算母公司的从业人数时,通常不会将子公司的从业人数纳入其中。这一原则确保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划型标准的适用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旨在根据企业的规模、从业人数等因素,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将子公司的从业人数纳入母公司划型标准,可能会导致划型结果的失真,不利于政策的精准实施。
特殊规定的考虑:虽然一般情况下子公司从业人数不计入母公司划型标准,但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根据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特殊规定。因此,在具体应用中,还需参考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解释,以确保划型标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的从业人数通常指的是母公司本身的从业人数,不包括其子公司的从业人数。这一原则有助于确保划型标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